1. 首页 > 中央空调

深夜十点,400万人泪崩:如果觉得人生太难,去医院看看

你身边是否时常会有人抱怨自己好难,工作好累,生活好痛苦?

你是否亲眼在医院里目睹,有老人佝偻着腰睡在地板上。他儿子住院,老人舍不得花钱住旅馆,打铺盖睡好几天了。

是不是感受到一阵心酸?

再听听这个。

有两夫妻,双方父母都离婚了,有一个孩子。孩子患心肌炎,女方父亲出车祸,母亲肾癌,男方父亲股骨头坏死。

而这四个人的病,是在一个礼拜内陆续得的。两口子只好每天在三个医院之间来回奔波。

但生活的绝望何至于此?

还有一个中年男人带着父亲去看病,要做心脏支架,心脏支架有国产和进口两种,国产的更便宜,男人就说要国产的。

医生说了一句:你爸爸年纪大了,还不放个进口支架。其实这医生很善良,没别的意思,只是为了病人的健康提了一下意见。

那男人的脸一下子红了,后来在医院门口看到这男人,蹲在地上哭着打电话借钱——借国产支架的钱。但更让人心痛的是,他已经下岗了还瞒着家里。

这三件事情,是前段时间微博大V@休闲璐,在深夜发的一条微博。

她的亲人生病住院了,总是去医院陪护,看到医院里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

当你在抱怨物价太高,生活不易的时候,请你去人满为患的医院收费处看看,

当你在思考未来方向,人生意义的时候,请你去凌晨一点的手术室里瞧瞧,

当你在社会底层挣扎,担忧衣食的时候,请你去络绎不绝的门诊大厅感受一下。

医院最能看尽人生百态:

楼梯永远有人上上下下,挂号处、收费处、取药处都是排长龙,有人充满希望的来,有人充满落寞的走,你可以在医院里看到一生的酸甜苦辣。

在去了医院之后,一切烦恼都不过尔尔。

好好活着,才是唯一的大事。

02

人没了,什么都没了 。

我的姨丈,一个一米八几的大汉,不过才五十来岁,刚供完儿子读大学,刚准备办理退休,正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撒手人寰了。

他出来工作的时候,经常和老板一起胡吃海喝,年纪正值壮年的时候就得了一身毛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

虽然后来一直在吃药控制,但他在2013年中的时候还是多病引发,做了心脏支架手术。

此后,我大姨一直努力帮他控制饮食,提醒他运动。

可是我姨丈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运动一下,可以得意半天。

好不容易等到儿子毕业了,他却突然复发。

其实由于那段时间我在准备高考,只知道姨丈生病住院了,等到我考完了,却迎来我妈告诉我“和我们去医院一起看看姨丈,见一面少一面了。”

他在重症病房里好几周了,时而清醒,时而昏迷。

医院里,很安静。只听得见人走路的脚步声,只闻得到若有若无的消毒水味道,只看得到病房门重重的被关上。

我家人分别一次次进去看望他——

“我削了个苹果给他吃。”

“我和他说坚持一下,他听到了。”

“我和他说你来看他了,就在外面等着呢。”

最后一句话是对我说的,而我那次还是没有见到姨丈,因为那天探病的次数达到上限了。

再见时,就已经是真的天人永隔了。

以前我总觉得开心快乐是世界上最好的祝福,后来经历了身边各种大大小小的生离死别,我才真正开始醒悟开始明白:

原来人这一辈子啊,平安健康,偶尔有点值得快乐的事情就已经很值得庆幸了 。

对于很多病人来说,他们从来不问活着的意义,因为 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

03

有一位老人,因过度劳累引起脑出血,送到重症监护室。

可是这一天几千元的费用又怎么是这个节俭的家庭负担得起的呢。

对于很多病人家属来说,面临着两难的境地:

治疗需要高昂的医药费,而家庭收入可能连一天的住院费都维持不了;

放弃治疗,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亲人离你而去吗?每一次粗重的呼吸声都像是黑白无常催魂夺命的脚步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你如一缕蝼蚁,翻不出惊涛骇浪。那病床上带着氧气面罩的人啊,如同鱼肉任人宰割。

世事无常,就算你再有钱,也不过是有钱的蝼蚁, 千金难买健康的凡身肉胎 。

《奇遇人生》第一季收官之时,阿雅和陈学冬一起到云南,探访了大山里的**放映师。

在他们到达之前,这位大哥家里刚发生了巨大事故,厨房里的瓦斯爆炸,小女儿不幸离世,老婆还躺在医院里。

感觉这种事情每天都在上演,明明上一秒你们还在亲密地交谈,下一秒可能就天人永隔了。

日本经典动画《萤火虫之墓》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

意外是小概率事件,我们总以为它离我们很遥远的,但是一旦来临,就让人难以承受……

04

医院是最能感受到生活冷暖、最多故事,是最真实的人间地狱,也是最接近人间天堂的地方。

如果觉得生活对你很不公平,那就去医院走走,你就会发现,真实的生活就是这么的不公平。

而你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人生不可预测,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明日便在风中枯萎。

如果人生的长度无法衡量,那就请尽量拓宽生命的厚度。

Carpe diem在拉丁语中是抓紧时间的意思——及时采拮你的花蕾,时光一去不复返。

不管你信不信,我们都是病痛细菌的温床,在这儿的每一个人,有一天都会停止呼吸、变冷、死亡……

但如果仔细听,你还可以听到他们留下的忠告:

抓紧时间,让你的生命不同寻常。

为什么说医院是最能看清人性的地方,而医院手术室的门为什么又会被称作是生死之门?

有句话说,如果想看尽人间百态,去医院和菜市场。从这两个地方走出来,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去医院,无论什么人,去了医院,都狠不起来。医院是凉薄的,人没有尊严,但也提醒我们,生命只有一次,人生只有一次,皮囊已朽,灵魂要安放。我们不愿没有尊严的活着,想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多么奢侈的事。

去菜市场,会治愈一个人。我喜欢读古龙,以前偏爱《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一段话:“走投无路的铁传甲无意中走到了菜市场,抱着孩子的妇人,带着拐杖的老妪,满身油腻的厨子,各式各样的人提着菜篮在他身旁挤来挤去,和卖菜的村妇、卖肉的屠夫为了一文钱争得面红耳赤,鲜明而生动,他的心情突然明朗开来。”

所以,古龙写过, 当一个人走投无路时,就带他去菜市场。再心如死灰的人,一进菜市,定然厄念全消,重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

前些日子,老虞和赖老板相继住院,我每天清晨去医院照顾他们。在医院半月,见过悲欢离合,见过伤痛、争吵、无奈,为继承家产大打出手;也见过解囊相助,救困扶危感动天地的事迹。 见过这些,才觉活着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带着问题带着矛盾活下去,活着才最重要。

老虞是因咳嗽引起肺炎而住院,只需每天挂盐水,身体无大碍。她病房对面的9号病房住了一位老妇,住院月余,什么病我不清楚。每天每隔半小时哀嚎一次,“嗷——嗷”般痛叫,声音刺破医院上空。据说,和老妇一个病房的其他病人都转房间了,那个房间始终只有她一人住,别人实在耗不起。

一开始老妇哀嚎时,我还请医生或护士去看看,时间长了,才明白,她是假装哀嚎,医生和护士早已明白,老妇只是想引起注意。其他病人也早已习惯她的这种方式,大家都不在去她的病房。

听老虞说,老妇有儿有女,从未见去过医院,也没有其他人来探望过她,请了护工照顾她,但护工已经换了五个了,没有人忍受得了她的“哀嚎”,护工们钱也不要的跑了。老妇的哀嚎,只是希望得到子女的关注,然而,她的子女听不到她的哀嚎,能听到她的哀嚎声的,要么是习以为常的医生和护士,要么是已经习惯她的病友们。

听过老妇的事,唏嘘不已。人被病痛折磨时,内心脆弱,孤独无助。医院,真是一个冷清又冰冷的地方。看到那些从手术室推出来的病人,没穿衣服没穿裤子,要么动弹不得,任人摆布,我深深感受到,人毫无尊严。

我坐在走廊上,想着以后的事。倘若,往后,我独自走完一生,我一定要尽可能的存更多的钱,健身、读书、去看世界。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内心,精神独立,不至于内心空虚,从而寻求外界帮助,让自己陷入不堪的境地。

老虞吊完盐水,会去赖老板的病房,照顾赖老板。家里一老一少住院,最为揪心。赖老板因发高烧抽搐而住进医院。去年还只有七个月大时,赖老板第一次发高烧,口吐白沫,抽搐不停,吓傻全家。从未经历过如此病症,束手无措。

送进医院检查,这种症状不过是婴幼儿发高烧常见症状,只是赖老板的尤为严重,那次也吃了一些苦头,还在他的小脑袋上扎了针。头顶预留针一个星期,我们也心疼了一个星期,老虞哭了一个星期。再坚强的人,因为儿孙的病魔,也会变得脆弱。

这次赖老板发高烧,又是如此,抽搐,二十小四小时内抽搐多次,医生说可能是 大脑异常放电 ,这个新词,让我们心惊胆战。医生建议我们去省儿童医院检查,做核磁共振和脑电图。后来去了省城,检查过,一切正常。全家人悬挂空中的那颗心才放下来,落了地。

赖老板很坚强,在医院的日子,按时吃饭、睡觉,打针,不哭不闹,医生也说,没见过这么百伶百俐的小宝宝。才一岁零两个月,懂得不为难大人,一切隐而不发。当然,这是我的揣测,或许,赖老板只想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静一会儿。

老虞去照看赖老板,而我则结束了医院的看护工作,回去做饭。走出医院,我会先去菜市场溜达一圈,走过路过不错过,看一看,买一买,听听小贩们的吆喝声,和买菜人的杀价声。

医院旁边就有一个很大的菜市场,这令我很方便。没想我们这座小城,最好的医院和最大的菜市场是邻居,紧挨在一起。从某种程度来说,如果在医院感受到窒息,对生活失去信心,没有活下去的勇气,那么就去菜市场看看,或许就会走下去了,能够治愈。

我喜欢菜市场,以前读《繁花》,开篇引子便是沪生经过静安寺的菜市场,卖大闸蟹的老板陶陶与他讲菜市场卖鱼和卖鸡蛋的一对男女搞腐化的事体,故事由此展开。

热闹的菜市场,像极一个小社会。很多大型菜市场,里面什么都有。除却蔬菜、瓜果、生鲜、鱼肉、干货这类,还有卖衣服鞋子的,缝补拉链的,剃头发的,维修家用电器等。再有,很多闻所未闻的八卦也从菜市场流传开来。菜市场的作用无比强大,几乎囊括日常生活之需。

菜市场是有生趣的,案板上的猪肉,挂钩上的牛羊肉,摊贩们切、砍、剁、剔,刮、剥等一套动作熟练,堪称绝技表演,一刀一斤,准确无误。你再多瞄一眼摊主的脸色,多半毫无生机,嘴角却又暗自得意。生鸡活鸭,鲜鱼河虾,每一样都鲜活,又每一样都会烹煮成一道美味的菜。蔬菜摊的西红柿、青辣椒、紫茄子、绿青菜,各类瓜果,五颜六色,红彤彤,绿油油,一片生机盎然。

去了菜市场,咋一听人声鼎沸,再仔细听,声音有多种。刀与刀碰撞声,吆喝声,杀价声,小孩哭闹声,自行车铃铛声,摩托车喇叭声,还有荤素有度的段子声,多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活色生香。

在菜市场,不管谁去买菜,只认称码。买卖双方的杀价也暗藏玄机,每一笔交易,都来之不易。 市井之地,便是人间烟火气息最浓的地方。

我在菜市场,将每一个摊位溜达完,在鲜鱼区买了一条鲫鱼,又去豆制品区买了嫩豆腐,走出菜市场,远远看到一位老叟,在转角卖新鲜萝卜苗。走过去,有一个大姐已经在买,我问老叟萝卜苗价格,老叟欲说之,正在旁边称斤的老妇人说:“5块一斤。”

我没与之说价,抓了一个袋子,装萝卜苗。大姐的萝卜苗已经称了重量,刚好两斤,看她递给老叟8元。我看在眼里,问老叟:“你卖给大姐4块,卖给我5块,你好意思接我的钱吗?”

老叟说:“这,要不然,也4块卖给你,行吧。”

旁边的老妇打断他:“不行,刚才我就不同意。我起早摸黑浇水,多么不容易,才育出这么一花篮子的苗,你说得轻巧。”

老叟转过头对老妇说:“我答应人家了,你看呢?”

老妇还想说点什么,我动了念想,对老叟说:“我的两斤,10块,不要找钱了。”

老叟还是快速递过来两张一元的块票,自言自语道出一句:“讲过的话,不能打了水漂。”

买完菜,骑着我的小踏板回了家,晚间做一顿家常饭菜,再送去医院。老虞和赖老板还在等我的豆腐炖鲜鱼汤。打开保温杯,热气往外窜,汤香四溢,赖老板手舞足蹈,在病床上欢快的拍着双手。老虞盛饭,菜香遮住一天的疲劳,结束一天的兵荒马乱。

当你心情低落的时候,不妨去医院看一看

你在医院里都是透明的,能够看出人间的农农,能够看出你是一个怎样乐于助人的人,是一个怎样照顾自己亲人的人,这样都能够体现出你的一个性格的问题,在手术室当然算是做手术的人都是生死未卜,当然,被称作生死之门,都是不能够去预料人的生死的。

为何说医院是最暴露人性的地方?

曾经有一段时间,朋友圈里流行这样一句话:“当你觉得人生艰难就去医院看一看,去了之后就会看开很多事。”

没人愿意整天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可当意外降临,又有多少人能保证笑对一切?也许,去过医院你才会懂得: 活着,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儿 。

有位年轻的朋友做了两年餐饮小店的生意,不仅赔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十五万元的外债。为了还债,他只好外出打工,因为学历不高,在人才市场辗转了好多天才勉强找了一份工作。那是一份为塑料瓶包装的工作,工厂的效益不算好,常常要求工人加班到深夜,最初答应的按件计酬,工作两个月后发现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是迟迟不发。

他一个人租住在旧宅区,房子狭小还贵得要命,五个陌生租客共用一个散发着恶臭的卫生间,最令他惶恐不安的是鱼龙混杂的环境。

一夜之间,他从一个小店老板变成了一个孤苦伶仃、尝尽艰辛的普通工人,答应的薪水没兑现、追债人时不时要求还钱的信息,以及遥不可及的梦想都让他心力交瘁,甚至让他有了轻生的念头。

就在某个午后,他路过了一家医院,一辆救护车开过来,几个医护人员将一个奄奄一息的患者抬到担架车上,飞一般推往医院深处。他看到眼前这一幕,感慨生命脆弱,或许自己走投无路,求助无门的时候,更有甚者可能饱受疾病的煎熬,在痛苦中还无法结束呼吸,他决定去医院里看一看。

望着那些在楼道、电梯门口打地铺的家属,看到那些拿着化验单等待“审判结果”的病人,再到那些得知身患绝症瞬间瘫坐在地上泪流满面的男人女人,朋友瞬间释怀,能够无病无灾地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去医院走走,或许才会明白,和一个人的健康相比,人的一生没有什么是看不淡的,和平安相比,没有什么是迈不过去的。

人生除了生死,真的再无大事。

医院好比人间的现场直播,没有什么地方比医院更能看清人间的悲欢离合了。

新西兰著名的一所中学里,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医院参观实习,去观察医院里的人间冷暖,感受健康之于生命的真正意义。

参加过这个活动的学生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感受,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 人生没有什么好失意的,因为活着已是不易。

作家张晓风曾在书中写道:如果容许我多宣布一天公定假日,我一定这样规定:这一天不能用来娱乐或旅行,而是强迫人们去医院参观一下人类的“生老病死”。

有些医院的住院部,为了不影响病人的情绪,不允许直接叫病人的床号或名字,全部改成爷、奶奶、叔叔、阿姨……即使和家属交代病情,也要用最委婉的方式,和最乐观的态度阐述病人身上发生的一切。

可以说,医院上演着人世百态,充斥着人生百味。用“有人忙着死里求生,有人愁得生不如死”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在这里,无数患者,用自己最后的毅力在和死神做对抗,无数家属,用尽一切的力量凑钱求援,又有无数医生,争分夺秒地留住生命。

医院的墙壁,聆听了比教堂更多的祷告,而所有的祷告都在告诉幸运或不幸的人们:一定要好好活着,因为人间很值得。

或许你会说,现实很无奈,要是有一份轻松快活的工作就好了。可是,你要明白,没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也没有一份工作是不需要你咬着牙坚持下去的。

早在五年前,福建某医院的三名医生,为了挽救一位高龄脑出血患者的生命,连续32个小时坚守在手术台前。

手术到关键时刻,三人是顾不上吃饭的,只能稍微有点空闲时赶紧扒几口。手术结束的那一刻,三人累到动弹不得,直接躺在了手术室的地板上。

江苏靖江市某医院的医生更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在“坚守阵地”,在为病人进行心脏介入急诊手术的时候,自己却突发严重的心脏病。为了“打赢这场仗”,他打了两针吗啡,咬着牙完成了这场手术。病人被推出手术室时,他也被推进了手术室,经过12个小时与死神的抗争,才捡回一条命。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医院里更能凸显出人性的丑恶,医院里的工作不比医院外的工作轻松多少。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所处的行业,很辛苦很累,常常羡慕别人的好工作,也会说如果自己有孩子,绝不让他从事我的工作这样的话,其实每一份工作都不容易,你看到了别人表面的风光,或者你认同某些工作看起来还不错的待遇和发展,实际上没有谁会认真讲TA的核心工作多困难,你只是看到了他想抱怨的,你看不到的才是每一份工作的核心,而难易程度更是各不相同。

有谁的工作是一帆风顺的?又有谁的工作是岁月静好的呢?在这个纷扰复杂的社会里,更多的是压力之下的隐忍和重担之下的微笑坚持。

人生苦短,我们要给自己加点糖。世事难料,我们要用一颗顽强的心。

曾经有一位文字工作者,她的文字里总是透着一股坚强的力量。

几年前,她被查出患有肾衰竭,从那以后,医院就成了她的辗转之地。后来,她终于等到了肾源。

迎来了希望之光的同时,心力衰竭、不宁腿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让常常让她难以入睡。

在医院的每一天都是那么的惊心动魄,即便有了肾源,也不知道下一秒究竟会发生什么。

她看着同龄人青春活力的样子,她只想能健康的活着,能像正常人一样吃饭、睡觉、喝水,不敢奢求其他。

大半年的时间,历经肺感染、肾移植手术的她,在鬼门关绕了好几圈终于获得了重生。

她感慨道,人生的变数太多了,而活着真好,她的第二次重生,是手术结束,她睁眼的那一刻开始的。

从那以后,她更加喜欢上了写作,坚持自己的喜好,拒绝莫须有的事情浪费自己的时间。从她的文字,你看到的从来都不是人生疾苦,而是对人生的笃定和热爱。

病魔永远战胜不了坚强的人,因为坚强,自己变得强大,因为强大,就不怕风吹雨打。一个连鬼门关都兜过圈的人,还有什么事情可以打倒她?

罗曼·罗兰说:“痛苦就像一把犁,它一面犁破了你的心,一面掘开了生命的新起源。”

凡事都有两面性,挫折的背后,其实是另一种成就。所以,一个人遇到了挫败,并不见得就是坏事,多一份挫败,就多一份成就的可能性。所谓“好事多磨”,就是指好的事物到来之前,都会遇到许多波折。

情感问题、工作压力、人际关系恶化、家庭矛盾纷争这些所谓的烦恼,几乎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很多时候,我们想不开、放不下,是因为我们还不明白怎样去化解这些悲观和消极。

当你心情低落的时候,不妨去医院看一看吧。或许就在下一秒,你就会收起下沉的嘴角,你会惊奇地发现 : 原来,好好活着,就意味着一切 。

亲爱的,你要记得,即使身处绝境,也要学会苦中作乐。那些击不垮我们的,终将让我们更强大。

我们往往说医院是最暴露人性的地方,因为进入到医院我们所碰到的都是大是大非的问题,都是有关于人生性命的问题,都是有关于金钱利益的问题。

有人说,当你真正和一个人开始共同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才能知道他的人性是什么样子的,而医院这种最紧急的地方更是能检验人性。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医生以看透世俗的口吻告诉我们这件事情我见多了。比如婆婆卧病在床,媳妇却不加照顾。又比如女孩儿刚刚生完孩子,围去看女孩的一定是女孩的父母,而围上去看孩子的一定是她的公公婆婆。这种时候往往是能检测人心最好的时刻,也有可能是人心最冷漠的时刻。

曾经看过一个有关于孕妇生产的作品名字叫做生门,其实很多人也观看过此类作品。里面有着为了省钱而选择忽视自己健康的孕妇,也有着为了健康而不顾花钱的孕妇,有着细心照顾老婆,一切照顾周到的丈夫,也有着性格沉闷,在关键时候听他人建议掉链子的丈夫,人性的好坏好像都在这一刻被放大。

古人言:病来如山倒。我们作为普通的人在疾病面前是非常渺小的,是非常无力的。所以面对疾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慌乱,从而展示出最真实的自己,我们可能为了些许的希望而挣扎,我们也可能为了亲人的照顾而感动,这一刻我们的感受也将被放大,对于人性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9iwh.cn/zykt/202305/321259.html